麻豆AV天堂一区二区香蕉,国产九九九九九九九A片,日韩无码专区,日文中字乱码一二三区别在哪里

咨詢熱線

19032001373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農業機械田間作業質量標準1

農業機械田間作業質量標準1

更新時間:2009-04-17      點擊次數:3752

農業機械田間作業質量標準

黑龍江省技術監督局 發布

前 言
本標準是為加強農業機械田間作業質量管理,保證農業技術的正確實施,依據《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而制定的黑龍江省的地方標準。
本標準的制定和發布是農機化科技發展的需要,是農機服務市場化的需要,也是農業機械向標準化法規化管理的運作。
本標準是衡量和規范農業機械田間作業質量的技術依據。
本標準內容包括機械化耕種管收20項作業質量標準及附錄13項作業質量檢測方法。
本標準具有質量要求明確,指標量化清晰,操作簡便的特點,是農機作業質量監督檢查員和農機化生產人員容易掌握便于實施的技術標準。
本標準依據GB/T1.1—1993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單元:標準的起草與表述規則第1部分:標準編寫的基本規定編寫。
本標準由黑龍江省農機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黑龍江省農機管理局歸口。
本標準由黑龍江省農機運用研究所、黑龍江省農機局農機化指導處起草。
本標準由黑龍江省農機運用研究所負責解釋。

農業機械田間作業質量標準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機械化耕種管收等20個作業項目的質量指標及相應檢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黑龍江省機械化耕種管收等質量的檢查,并作為仲裁作業質量糾紛的依據。
2 作業質量要求
2.1 翻地作業
適用于小麥、大麥、亞麻茬等的伏翻地作業,玉米、水稻、高梁、谷子、雜糧茬及蔬菜地秋翻及春翻地作業。
2.1.1 耕深及一致性。伏、秋翻地耕深為16~22cm,春翻地耕深應>14cm,耕深一致,誤差為±1.5cm。
2.1.2 耕作直線度及耕幅一致性。耕塹直,百米直線度≤15cm;耕幅一致,實際幅寬與設計幅寬誤差為±4cm。
2.1.3 翻垡與覆蓋率。立垡與回垡率<5%。殘株雜草覆蓋率>90%。
2.1.4 地面平整度。垂直耕幅lOcm長度范圍內地表平整度≤lOcm。
2.1.5 不漏耕,不重耕,重耕率≤2%,地頭橫耕整齊。
2.1.6 開閉壟要求。開閉壟距離>40m,開壟寬度≤30cm,深度≤15cm。閉壟高度≤lOcm。
2.2 深松作業
適用于土壤全面深松、壟翻深松、起壟深松、中耕深松等土壤深松作業。
2.2.1 耕深及一致性。中耕深松一般耕深為20~25cm。除中耕深松外,以破碎犁底層為原則,一般耕深為25~30cm;超級深松耕深≥30cm,各行深度誤差為±2cm。
2.2.2 行距一致。有壟地塊按壟距要求,全面深松行距為30~50cm,行距誤差±2 cm。
2.2.3 深松溝鑿形鏟寬為4~6 cm,雙翼鏟寬為10cm左右。
2.3 耙茬作業
適用于前茬為深翻或深松基礎的大豆、小麥茬的土壤淺層耕作。
2.3.1 耙深應達到14~16cm,誤差為±1 cm。
2.3.2 地表平整,耙后壟溝壟臺無明顯差別,沿播種垂直方向在4 m寬的地面上,高低差≤3 cm。
2.3.3 不漏耙,不拖堆。相鄰作業幅重耙量<15cm。
2.4 旋耕滅茬作業
適用于前茬為深翻或深松基礎的旱田軟茬地或水田的淺層耕作。
2.4.1 耕深。秋旋耕12~15cm,春旋耕8~10cm。
2.4.2 土壤細碎,地面平整。每平方米耕層內土塊外形zui大尺寸≥6cm的不得超過5個。跨兩幅在4m寬地面上高低差≤4cm。
2.4.3 根茬破碎。破碎長度應<8 cm,其合格率應>80%。
2.4.4 無漏耕,不拖堆。相鄰作業幅重耕量<15cm。
2.5 起壟作業
適用于各種起壟作業及深松起壟。
2.5.1 壟向直線度。壟形直,50m壟長直線度誤差≤5 cm。
2.5.2 壟距相等。壟體寬度按農藝要求形成標準壟形。壟距誤差為±2cm,往復結合壟距誤差為±3cm。起壟工作幅誤差為±5 cm。
2.5.3 壟體一致,深度均勻。各鏵入土深度誤差為±2cm;壟高一致,壟體壓實后,壟高應≥16cm,各壟高度誤差為±2 cm。
2.5.4 壟形整齊,不起垡塊,原壟深松起壟時應包嚴殘茬和肥料。
2.5.5 地頭整齊,壟到地邊,地頭誤差≤30cm。
2.6 耙地作業
適用于翻地后地表淺層的整地作業。
2.6.1 耙深。達到要求耙深,一般輕耙為8~lOcm,重耙為14~16cm。耙深誤差為±1 cm。
2.6.2 土壤細碎,地面平整。每平方米耕層內土塊外形zui大尺寸≥lOcm的不得超過5個;沿播種垂直方向,在4m寬地面上,高低差≤3cm。
2.6.3 不漏耙,不拖堆。相鄰作業幅重耙量≤15cm。
2.7 鎮壓作業
適用于播前、播后的平地鎮壓和壟上鎮壓。
2.7.1 土壤緊實。鎮壓后lOcm深的土層,土壤容重為0.9~1.1g/cm3。
2.7.2 不漏壓,不拖堆。相鄰工作幅重壓寬度≤30cm。
2.8 耕整地聯合作業
適用于旋耕滅茬、深松、起壟、鎮壓及深松、施肥、起壟、鎮壓等聯合作業項目。
各項作業分別參照有關質量標準執行。
2.8.1 旋耕滅茬:按本標準2.4執行。
2.8.2 深松:按本標準2.2執行。
2.8.3 起壟:按本標準2.5執行。
2.8.4 鎮壓:按本標準2.7執行.
2.9 深施肥作業
適用于各種旱田作物播前深施肥作業,播種施肥聯合作業及水稻施肥作業。作業質量見表1。
表1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施 肥 深 度施 肥 量行 距
肥帶寬度
隔 離 層覆蓋 鎮壓
播前深施肥 作業達到8~12cm,深度均勻一致。播量準確,實際施肥量與計劃施肥量誤差為±3%。各行施肥量誤差為±4%,無漏施和斷條(漏施30cm為斷條)。行距一致,各行寬度誤差±1.5cm,肥帶寬度≥3cm播種施肥聯合作業時,種肥之間應形成一定厚度的土壤隔離層,其隔層>3cm。旱田作物深施化肥土壤覆蓋率達到100%。要求隨施肥隨鎮壓或聯合作業。

施肥播種
聯合作業
小麥:與播種深度相同。
大豆:側深施肥距種子5cm,深3cm。玉米:種子下深5~8cm,或側深施肥距種子4~6cm,深度5~8cm。
水稻深施
肥 作 業結合耕整地施肥,施入泥面下6~10cm,插秧同時深施肥,施肥4~5cm,側5~6cm。

2.10 播種作業
適用于大豆、玉米、高粱、谷子、小麥等作物的機械精密播種、穴播種及條播種。作業質量見表2。
表2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播量準確性播深及一
致 性播行直
線 度行距相等覆土鎮壓
精密播種

業大豆單粒等距點播:每點一粒,距離相等,單粒率≥95%,粒距誤差±2cm。玉米壟上精量點播:可進行全株距和半株距單粒等距點播,單粒合格率≥90%,粒距誤差±3cm。漏播率≤0.5%。正常情況
下播深:大豆4~6cm,玉米5~6cm,谷子3cm,水稻3~4cm,播深誤差為±1cm,均以播后鎮壓的土層厚度計算。50m長直線度誤差為±5cm,壟上播種應對準壟頂中心,偏差為±3cm。行距誤差±1cm,臺間誤差±2cm,機組往復行距誤差±5cm。覆土均勻、嚴密不準露種,播后及時鎮壓。谷子播后應重壓2~3次,壓后6cm土層內土壤容量達到1.2~1.3g/cm3。
穴 播(簇播)作業大豆:穴距18~20cm,每穴3~4粒。玉米:種子間距單株距的0.8~1.2。每穴播2~3粒種子,雙粒率>70%。谷子:精量簇播每處播種3~5粒,簇距為8~12cm。漏播率≤1%。
條播作業小麥:實際播量與計劃播量誤差為±2%,各行播量誤差為2%。大豆、玉米:實際播量與計劃播量誤差為±3%,對機械除草或間苗地塊增加播量10%~15%,行間播量誤差±3%,播種均勻不斷條(超過計劃株距2m為斷條)。每5m間不超過一處。

2.11 栽植作業
適用于煙草營養缽育苗和甜菜紙筒苗的田間機械栽植作業。質量標準見表3。

表3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行距一致覆土種苗直立培土灌水
煙草栽植
(灌 水)
作業株距均勻,實栽株距和理論株距誤差為±3%,各相鄰株距誤差為±2%。覆土嚴密,厚度一致,所營養缽上表面為基礎覆土深度≤5%。栽植后煙苗應直立,無倒伏,苗株與地面垂直位置傾角≤45°。培土器在煙苗兩側筑成開口小壟,壟形高度以不壓苗蕊為宜。每穴給水量在1~1.5kg內調節,每穴給水量均勻,誤差為0.25kg。
甜菜栽植技術株距相等,株距誤差為±2%。重栽率≤10%,漏栽率≥5%。斜栽率,倒伏率,傷苗率為≤5%。

2.12 水稻插秧作業
適用于水稻秧苗的機械插秧作業。
2.12.1 行距誤差為±1cm,銜接行距誤差為±3cm,株距誤差為±1cm。
2.12.2 漏插穴數和全漂秧穴數≤3%,傷秧和勾秧株數≤1%,漂秧株數≤4%。
2.13 地膜覆蓋作業
適用于玉米、甜菜、烤煙、蔬菜等作物地膜覆蓋作業及含有地膜覆蓋作業項目的聯合作業。
2.13.1 保證整地質量,地表平坦無茬子。
2.13.2 膜面貼緊壓實,無漏覆、無皺折、無斷裂、采光面機械破損程度≤5cm/m2,采光面展平度≥98%。
2.13.3 保證膜邊覆土的寬度和厚度,壓膜覆土寬度10cm、厚度5cm,合格率≥95%,漏覆土面積<2%。
2.13.4 對應壟臺位置準確,偏差<4cm,一般壟光照寬度≥30cm,玉米大壟雙覆膜光照寬度≥45cm,寬度合格率≥80%。
2.14 中耕除草作業
適用于大豆蒙土滅草和放置鋤除草作業。作業質量標準見表4。
表4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大 豆 蒙 土 滅 草大豆機械除草
作業時間大豆葉剛拱土至真葉展開前進行。在出苗至兩對真葉期,雜草大部分處于白線期個別在2葉期進行。
蓋土厚度
除草深度蒙土厚度為2~3cm。旋轉鋤鋤齒作業深度不超過播種深度。
滅 草 率
傷 苗 率滅草率>80%,
傷草率<2%。滅草率>80%,
傷草率<5%。
碎土良好
土壤疏松苗間無直徑>10cm的土塊。土壤容重降低15%以上。
作 業 不重 不 漏作業時不偏墑,不端壟,壟溝內有坐犁土。作業時不重不漏,不掛草,不拖堆。

2.15 中耕培土追肥作業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大豆玉米谷子
作業時期*次中耕在小苗照壟后至*片復葉展開前,第二次在分枝期前,第三次在初花期完成。*次中耕在3葉期進行,第二次在定苗后進行,第三次在拔節前進行。*次不晚于5葉期,第二次不晚于8葉期,第三次在11~12葉期進行。
耕 深 與培土深度*次耕深>15cm,培土不超過子葉痕,第二次耕深10~12cm,培土不超過10cm,培土不超過*復葉節。各鏵耕深誤差±2cm。*次耕深14~16cm,有坐犁土,壟幫有少量培土,第二次耕深12~16cm,有碰頭土,第三次耕深10~12cm,有過犁土,培土至玉米根莖部8~10cm。深度一致,其誤差為±2cm。*次耕深12~15cm,壟溝有坐犁土,第二次深度18~20cm,壟溝幫有浮土,壟溝有過犁土,第三次培土高度至谷子莖基7~9cm。各鏵深度一致,誤差±2cm。
滅草率與傷 苗
率滅草率:*次>70%,第二次>85%,第三次>95%。不埋苗、不壓苗、各次中耕傷苗率均≤1%各次中耕(結合苗間除草)滅草率≥80%,作業不偏墑、不壓苗、不埋苗,各次中耕傷苗率≤1%。按大豆同項目標準執行。
行距一致各壟行距一致,不偏墑不漏耕,行距誤差±1cm,地頭整齊。按大豆同項目標準執行。按大豆同項目標準執行。
適用于大豆、玉米、谷子等中耕作物的中耕除草,培土及追肥的機械作業。作業質量標準見表5。表5
2.16 噴霧作業
適用于作物的化學除草、病蟲防治及葉面噴灑微肥、生長調節劑等的田間機械噴霧作業。
2.16.1 按農藝要求的藥劑品種正確計算用藥量和噴液量。
2.16.2 噴藥量和噴液量準確。實際噴液量和計劃噴液量誤差≤5%,各噴頭噴液量誤差≤3%。
2.16.3 噴灑均勻,霧化良好,不漏噴,相鄰噴頭重復寬度為5~15cm,且寬度一致,往復噴灑重復寬度≤30cm。
2.16.4 化學除草噴霧作業,根據藥劑和滅草對象,其殺草率不小于80%~90%,機械作業傷苗率≤1%。
2.16.5 化學除草播前土壤處理,噴藥混土聯合作業或噴藥后隨即耙地混土,易揮發光解的農藥耙混深度≥lOcm,一般農藥淺耙混土深度2~3cm。播后、苗前土壤處理混土深度淺于播種深度,不傷苗。
2.16.6 大豆、玉米化學除草壟作苗帶施藥耢去干土一噴藥一蒙土一鎮壓聯合作業,蓋土厚度為2 cm。
2.17 噴灌作業
適用于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使用噴灌機進行的噴灌作業。質量標準見表6。
表6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小 麥大 豆玉 米
噴水量根據當時旱情(土壤水平和作物長勢)和生長發育需水規律而定,作物各生長階段如遇干旱時噴水量指標如下:
苗期10~15mm,三葉期15~20mm,分蘗—拔節期30mm,抽穗35mm。分枝—開花期30mm,開花—結莢期30~40mm,結莢鼓粒期30~35mm。播前播后15mm,7葉期15~20mm,拔節后30mm,抽穗開花期30~40mm。
噴灌強度應小于土壤入滲速度,以地表不產生徑流、不破壞土壤結構、地表不板結為原則。
霧化良好水滴直徑為1~3.5mm。
噴灑均勻均勻度≥85%。
無漏噴無漏噴、噴灑重復度100~200cm。

2.18 分段收獲作業
適用于小麥、水稻、大豆分段收獲的收割作業及玉米果穗摘收作業。作業質量標準見表7。
表7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小 麥 收 割水 稻 收 割大 豆 收 割玉米果穗收獲時期蠟熟中期至末期。在完熟期收獲,即谷粒變黃,含水量降至17%~20%,莖稈含水量60%~70%,為適宜收割期。豆莢及豆粒開始歸園,落葉70%、秋雨打、土壤過濕不宜進行。玉米子粒含水率降到25%~30%,植株倒伏5%以下。割茬高度一般情況下,割茬高度15~18cm。如收割后單獨進行秸稈切碎還田,割茬高度為20~25cm。割茬高度8~12cm。割茬高度以不漏底莢為準。割茬高度≤15cm。放
鋪放鋪規整,連續均勻成魚鱗狀。放鋪角度為45°~75°,鋪寬100~140cm,不塌鋪,不掉溝。與前進方向成90°±20°。條鋪擺放與作業方向成30°,且連續均勻,遇雨時應進行翻鋪晾曬。

損失率子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應及時收禾。收割損失率≤1%,拾禾損失率≤2%。收割損失率≤1%。子粒含水量降至15%時進行。拾禾收割損失率≤1%。拾禾脫谷損失率≤2%,泥花豆率≤3%,破損率≤1%。果穗落地率≤3%,落粒損失率≤2%,子粒破碎損失率≤1.5%,苞葉剝凈率≤7%。
2.19 聯合收獲作業
適用于小麥、水稻、大豆和玉米聯合收獲作業。作業質量見表8。
表8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小 麥水 稻大 豆 玉 米
收獲時期蠟熟末期至完熟中期。完熟期收獲。在黃熟期進行,此時,豆葉全部脫落,子粒呈現品種色澤。90%以上植株的果穗子粒硬化,胚出現黑層,苞葉變黃。
割茬高度10~15cm10~15cm割茬以下留底莢為準,一般為5~6cm。割茬高≤15cm
損失率收割、脫谷和清選綜合損失率≤3%,子粒破碎率≤1%,清潔率≥95%收割、脫谷和清選綜合損失率≤3%,子粒破碎率≤2%,清潔率≥95%綜合損失率≤3%,破碎率≤5%,泥花豆率≤5%,清潔率≥95%綜合損失率≤3%,破碎率≤3%,清潔率≥99%

2.20 莖稈根茬還田作業
適用于小麥、玉米、莖稈切碎還田和玉米、高粱根茬破碎還田作業。質量標準見表9。
表9
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小麥秸稈切碎還田玉米秸稈破碎還田玉米高粱根茬破碎還田
破碎長度莖稈切碎長度≤20cm,切碎合格率≥90%。秸稈細碎,長度≤12cm,破碎合格率≥90%。破碎長度≤10cm,破碎合格率≥80%。
破碎程度
拋灑寬度拋灑寬度和割幅一致,且均勻。秸稈破碎后應達到軟、疏松無圓柱段。拋灑均勻。根茬清楚率≥90%。破茬均勻地混拌于于土壤中,土壤覆蓋率≥80%。
淺耕要求 耕深8~12cm,耕層內土壤細碎無大土塊,土壤zui大外形尺寸≤4cm。

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聯系人:陳麗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3號樓11-13樓
  • 郵箱:yangli@top17.net
  • 傳真:86-0571-86059660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2025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浙ICP備09083614號-43    sitemap.xml    總訪問量:913570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浙公網安備33010502001809號